育儿常识网

您现在的位置是:网站首页>宝妈育儿

宝妈育儿

焦虑源自对孩子的期待

小班育儿常识文章培训内容2024-07-02宝妈育儿小瑶育儿
秋秋育儿,小瑶育儿,跨爸爸育儿,李鲆在讲座中提出,焦虑很可能是因为你评价孩子的标准是错的,或者说,你给孩子规划的发展是错的。事实上,规划本身几乎就是错的,因为孩子并不是机器,哪怕自己都不可能按自己的规划去发展,孩子又怎么

焦虑源自对孩子的期待

   李鲆在讲座中提出,焦虑很可能是因为你评价孩子的标准是错的,或者说,你给孩子规划的发展是错的。事实上,规划本身几乎就是错的,因为孩子并不是机器,哪怕自己都不可能按自己的规划去发展,孩子又怎么可能按另一个人预先的规划完成自己呢?李鲆提出,他在育儿过程中经常做的一件事是“忍着”:当孩子出现与自己预期不同的时候,忍着;当教育现状不够理想的时候,忍着。这个“忍着”其实并非消极地忍受,而是无为而治,保持自己的冷静和独立判断。在他的书《秋秋育儿》中,把这种“忍着”解读为另一种说法,即“没有什么大不了的”。

   “你是焦虑的家长吗?”对这一问题,应该有一半以上的现代人会举手。上周六上午的南国书香节的名家讲座上,主持人就这个问题展开讲座。这场讲座的主讲人是作家章红(秋秋育儿)和出版研究专家、作家李鲆(秋秋育儿),讲秋秋育儿创始人、国际母乳会哺乳指导育儿专家胡其萍主持。

   其实,“家长的焦虑”几乎是一个无解的命题,在生存竞争激烈的今天,几乎每个家长都面临焦虑的威胁。也许不可能像消毒那样彻底地让焦虑消失,但是正如章红在讲座上所提到的,家长可以考虑如何更有建设性地面对育儿的焦虑,乃至于自身的焦虑。

   章红在讲座中提到一个故事,她也曾经是一个焦虑的妈妈,比如女儿秋秋小时候写作文写得不如她期望的那样时,她会为此相当苦恼,当然这些苦恼对于孩子的进步来说是有弊无利的。秋秋长大后,章红曾经与她交流过这个问题,她问女儿,“当时妈妈每次批评你的作文写得不好,你是什么感受?”秋秋的回答是:当时我的感受就是,你说这些作文写得不好的时候,我并不知道它们怎么就不好了。

   秋秋的回答令章红意识到一个问题,孩子的认知水准是有限的,很可能完全无法满足你的要求。而焦虑,则经常来自于期待,我们期待孩子的作文会好,就会在这方面特别焦虑。章红说,中国传统文化使我们很容易盯着孩子的缺点看,但是换个角度,很可能她其实已经足够好了,我们的焦虑完全是不必要的误解。

   李鲆在讲座中提出,焦虑很可能是因为你评价孩子的标准是错的,或者说,你给孩子规划的发展是错的。事实上,规划本身几乎就是错的,因为孩子并不是机器,哪怕自己都不可能按自己的规划去发展,孩子又怎么可能按另一个人预先的规划完成自己呢?李鲆提出,他在育儿过程中经常做的一件事是“忍着”:当孩子出现与自己预期不同的时候,忍着;当教育现状不够理想的时候,忍着。这个“忍着”其实并非消极地忍受,而是无为而治,保持自己的冷静和独立判断。在他的书《秋秋育儿》中,把这种“忍着”解读为另一种说法,即“没有什么大不了的”。

   在讲座现场,有一位焦虑的家长提问,当她发现孩子没有按时睡觉和做作业时,就会发脾气,因为她觉得应该培养一个良好的习惯。“应该”这个词在她的发言中出现多次。章红在对她的焦虑表示理解之余,提出“应该”是一种暴力。

   章红说,太过强调“应该”,很可能是一种自恋,认为自己的想法、举措必定是对的。就像完美主义其实也是一种过度的自恋。如果有这种情况,其实应该检查一下自己身上有没有控制的成分。

   正如李鲆常说的,“这不是什么问题”,他在书中也对这个观点进行了更具体的阐述:在老爸的词典里,没有“不”和“必须”这两个词。这两个词貌似相反,但其实是同一事物的两种不同表达或两个极端。“必须”其实也就意味着“不”,因为要求你必须做什么时,同时也就意味着你不能做什么,这两个词是一体的,都应该从老爸为女儿编纂的词典里剔除出去。“我从来不认为,有什么事是天经地义的,在我这里,没有什么事一定不能做,也没有什么事必须去做。我从不给你制订什么必须达到的目标,凭你的兴趣好了,一切都可以随心所欲。”

   也许是因为讲座的主讲人真诚而恳切地谈论这个问题,在场的提问者也提出了很多内心的困惑,有一些并非为人父母者,但他们也提出了自己的焦虑。讲座上有一个20岁的年轻人提出,她对本身的生活状态深感迷惘,不知道什么才能让父母满意。

   李鲆指出,在想令父母满意之前,一个人更重要的是先让自己对自己满意,在判断父母为自己的要求是否能达到之前,要先判断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样的生活。

   章红说道,年轻人其实比中年人面对的压力更大,因为他们像站在世界的大门前,一切因为未知、不确定而充满迷惑。而现代人其实是非常习惯于集体无意识的生活,每个人在选择什么事的时候总会看看旁边的人是不是也这么做,以做参考。所以就会出现“剩女”这种带有污辱色彩的话语,其实谁又能规定一定要在什么年龄嫁出去呢?所以,对于彷徨的年轻人,她主张要保留一点对世界的怀疑精神,因为如果没有这个怀疑精神,出现任何问题时会首先把矛头对准自己,认为肯定是自己的错。

   章红在讲座上引用了作家张蔓菱的一个观点。张蔓菱在一次北大的讲座中对在座的学生说,你们今天能坐在北大,很可能不是因为你们比同年龄人更聪明、更k21,很可能只能说明你们更能压抑自己的天性,去配合老师的要求,而同时,你们牺牲了很多玩乐、享受等等,所以,很可能这只是一种压抑的胜利。对这个观点,章红和李鲆都表示赞赏。

   这当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观点,挑战了以应试教育为核心的学校教育。但是这个观点,也许可以缓释很多父母的焦虑,因为很多父母的焦虑,无异于来自:孩子能否在学校教育中出类拔萃?

   对此,章红说,在各种评估中,越好的学校,对孩子的剥削可能越大。这些年,社会的进步本来应该对人性的宽容度更大,但事实上,她很揪心地看到,竞争也相应地增大。孩子们的压力也更大,甚至有资料证明,每年因作业过多而自杀的孩子人数在增长。李鲆对此深表同意,他认为作业的重复往往无意义,作为一个以轻松为主要人生态度的父亲,他表示,只要中等智商,不做作业也完全能胜任课堂学习。

   简介:这是一本温馨、充满大爱的家教书。书中有作者自身的经验与教训分享,又有各种典型案例的剖析,更有一种充盈全书对孩子的大爱。作者由爱自己的家庭始,非常温情地爱着自己的小孩;由爱自己的小孩始,非常热切地开始天下小孩的成长。在书中,作者更乐于分享的还不是孩子的成功,而是成长中那些春风化雨的过程、细节以及感悟。她不是在讲成功学的家庭教育,不是为求成心切的家长励志,而是更加孩子成长过程中心灵怎样发展,情感如何成长,大自然带给了孩子多么奥秘的吸引,阅读带给人生多么美好的体验……

   简介:本书是媒体人李鲆写给女儿“小妖”的封信,也是一位爸爸这么多年来陪伴女儿成长的深情表白。他用生动、细腻而不失幽默的笔触,分享了女儿成长中的趣事,对女儿成长中遇到的和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剖析。父女情深,跃然纸上。

   在这浓浓爱意中,也无时无刻闪烁着这位“懒爸”轻松自如的育儿方式背后的卓见。在多少父母都为教育孩子而焦虑时,作者却举重若轻地、几乎不露痕迹地完成了对孩子的教育过程。“小妖”独立自主,性格乐观,人格健全,与人为善,学习成绩一直居于前列,青春叛逆期也能与父母维持十分亲密的关系……